发现一个怪现象:人一旦开始走上坡路,就会慢慢变得冷漠,不爱走亲戚;人如果特别要面子,处处老好人,害怕得罪人,反而越混越差

频道:生活百科 日期: 浏览:11

你有没有发现一个有意思的现象?身边但凡有出息的人,往往都有点

”,

给人一种高高在上、不可近身的感觉,六亲都不愿认,再看那些老好人,饭局不少,亲朋好友都围在身边,天天过得很热闹,

然而,他们却越混越差

有人说“有出息就忘本”,也有人说“人不狠,站不稳”,这不禁引人深思,到底是什么原因,才会出现如此大的反差?

走上坡路,人就变得冷漠

大学毕业十年,我偶然再遇室友小慕,聊起了室友们的现况,小慕继承了家业,其他室友或考编上岸,

或成了富太太,每个人的生活都蒸蒸日上,大家不知不觉就断联了

当聊到彼此不联系的时候,我们都沉默了,过了许久,小慕率先开了口,

你有没有发现一个有意思的现象?身边但凡有出息的人,往往都有点 “装”, 给人一种高高在上、不可近身的感觉,六亲都不愿认,再看那些老好人,饭局不少,亲朋好友都围在身边,天天过得很热闹, 然而,他们却越混越差。 有人说“有出息就忘本”,也有人说

“不是不念友情,也不是忘本,实在是太忙了,父母身体不好,作为家里的老大,肩上扛着重任,天天忙得像陀螺。”

我想了想,很赞同她的话,“各自都有事业、家庭,时间、精力有限,且宝贵,都能理解。”

小慕会意一笑,很快,我们就分别了,她要巡店,我要去接孩子。

通过这件事,我有了很深的感悟,走上坡路就需要“断舍离”,“断”不该有的杂念,“舍”没用的物件儿,“离”不重要的人际关系。

范仲淹在《告诸子及弟侄》中要求家人“莫纵乡亲来部下兴贩”,当你有了出息,

那就不要与亲戚、朋友、同事等旧人交往过密,为其谋取私利,那样只会败坏你的声誉。

发现一个怪现象:人一旦开始走上坡路,就会慢慢变得冷漠,不爱走亲戚;人如果特别要面子,处处老好人,害怕得罪人,反而越混越差

走上坡路,人就要变得冷漠,轻装上阵,专注脚下,才能够稳步发展。

人越要面子,混得越差

我与大学室友分别不久,便是国庆节了,回到老家见到了小学同学小颖,她已经是两个孩子的妈妈,见到我很热情,主动提出聚会,

并且,她还说到农闲的时候,经常与其他同学一起聚餐吃饭、露营游玩,我随口回了句“好”,她也知道不是真心答应,这事就过去了

发现一个怪现象:人一旦开始走上坡路,就会慢慢变得冷漠,不爱走亲戚;人如果特别要面子,处处老好人,害怕得罪人,反而越混越差

回到家里,我和母亲提起此事,母亲很赞同我的做法,

“不和她们掺和,闲下来不是打麻将就是喝酒,没有正经事,人和人差距拉开了,那就聚不到一起了。”

听母亲说,小颖是出了名老好人,谁都不得罪,做事特要面子,本身过得一点不好,

害怕别人瞧不起,挣的汗水钱都答对人情世故、吃饭请客了,叫人唏嘘不已。

有句老话说“死要面子活受罪”,过于在意他人的看法,将时间、精力都花在没用的人际交往上,忽略了自身内在的提高,

心理学家强调:不愿意麻烦别人、不好意思拒绝别人,是一种危险的人格!

长此以往,人就会越混越差,而当你混得不好,身边人也都没什么大出息,结果就成了恶性循环

这就导致出现极端反差,走了上坡路,不近人情,什么事都顾及,又浪费时间,到底该怎么做人?

做人应懂得“中庸”二字

纵观大有所成的大佬,他们既给人一种高贵不可亲近的感觉,但又让人觉得很接地气,到底是怎么做到的呢?

其实,答案很简单,那就是儒家核心道德标准“中庸”,这是一种“恰到好处”的平衡智慧,

在人际交往过程中,我们不会被无关的人和事过度牵绊,也不会因不盲目迎合他人而丢失自我

与此同时,当别人需要帮助时,我们选择适合的帮助方式,这样就体现出我们的人情味。

心理学家埃内斯特·哈曼特提出过“建立清晰原则底线”,与“中庸”核心不谋而合,意思是说维护个人隐私、自尊和自主性是关键,

发现一个怪现象:人一旦开始走上坡路,就会慢慢变得冷漠,不爱走亲戚;人如果特别要面子,处处老好人,害怕得罪人,反而越混越差

以此作为底线,过滤无效社交和不合理的要求,从而避免过度卷入他人事务,或者被他人干扰。

这样的话,我们就有了“保护膜”,有求于你的人,也会掂量掂量,对你真心好的人,也不会对我们望而却步。

因此,我们有必要深入学习“中庸”处世哲学,走上坡路的时候,既能让我们保持向上攀登的动力与专注,又不失人性的温度与亲和力。

主动建立自我保护机制,可做到防患于未然,其他人就不会觉得我们冷漠无情,我们也不会被世俗所干扰。

当然,更重要的是一点是不需太在意面子,无论他人怎么说,坚持做自己,并能够坚守初心,不忘来时路,也不忘“挖井人”,

做一个有原则但不失温度的人,这样的人,站在高处方能得到八方支持,我们才能够在山峰站的稳固且持久。


0 留言

评论

◎欢迎参与讨论,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、交流您的观点。
验证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