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阵香气从厨房飘出来,我站在灶台前,手里忙个不停。案板上摆着一颗新鲜的大猪头,肉质红润,看得人直流口水。我心想,今天得把它变成一道让人吃完还想舔碗的美味!
这猪头可不是随便买来的。村里老张头养的猪,个个膘肥体壮,肉质鲜嫩。挑这颗猪头的时候,我特意选了最新鲜的,皮厚肉实,适合做我们村的招牌菜——猪头火锅。这道菜在我们这儿可是响当当的,谁家过节聚会,没一锅猪头火锅都不算齐全。
我先把猪头放进大盆里,用热水泡上。这一步不能马虎,热水能把猪头表面的脏东西和怪味都洗掉。泡的时候,水面上慢慢浮起一层白沫,我盯着锅,火候得拿捏得刚好。泡了大概半小时,猪头表面干净得发亮,肉也紧实了不少。
泡完猪头,我赶紧把它捞出来,用清水冲得干干净净。接着,我烧了一大锅水,等水咕嘟咕嘟冒泡,就把猪头扔进去煮。这次煮得快,十分钟就够。为什么要煮?因为这能让猪头的毛孔张开,接下来腌制的时候,调料的味道才能钻进去。
煮好的猪头得马上过冷水,这样肉质更紧实,不会散。我一边冲水,一边想着下一步的腌制。这可是整道菜的灵魂!家里的老配方我早就背熟了:酱油、老抽、花椒、八角、桂皮,还有点辣椒提味。调料的比例得刚刚好,多了咸,少了没味。
我把调料倒进大盆,搅拌均匀,然后把猪头放进去,仔仔细细地抹了一遍。抹完后,我还用手使劲揉了揉,确保每块肉都能吃进味道。腌制得等上几个小时,这段时间最煎熬,厨房里全是调料的香味,馋得我直咽口水。
等着等着,我开始准备火锅的配料。白菜、豆腐、粉条、香菇,一样都不能少。这些配料简单,但跟猪头肉一起炖,味道能互相衬托,香得让人停不下来。我还特意加了点自家种的葱,切成段,扔进锅里提鲜。
腌制好了,猪头已经吸饱了调料,颜色也变得深红诱人。我把锅烧热,倒进高汤,再把配料和猪头一块儿放进去。小火慢炖,火候不能大,急了肉就不软了。炖的时候,香味四处飘,隔壁邻居都跑来问:“啥时候能吃啊?”
一个多小时后,猪头火锅终于出锅了。肉软得筷子一夹就散,汤汁浓稠,冒着热气,香得让人舍不得眨眼。我盛了一大碗,端到桌上,大家围过来,眼睛都亮了。咬一口,肉嫩得入口即化,调料的味道全在肉里,汤汁喝一口,鲜得让人想把舌头吞下去。
这锅猪头火锅不只是菜,更是我们村的回忆。小时候过年,家里穷,但总能吃上一碗猪头火锅,那味道就是幸福。村里人聚在一起,吃着火锅,聊着天,笑声能传到村头。现在生活好了,这道菜还是没变,端上桌,大家的心就暖了。
这道猪头火锅,你学会了吗?下次聚会,不妨试试自己动手做一锅。食材简单,做法也不难,关键是用心。做好了,叫上家人朋友一起吃,保准每个人都吃得眉开眼笑。你家有啥拿手菜?欢迎留言说说,咱们一起馋一馋!
0 留言